12.24.2007

台灣該怎麼走出目前的環境?

前幾天剛好回家跟老爸聊到這個問題,我們家算是討厭藍也不親綠,台灣的政治議題大多在媒體報導的也都是打著政治旗幟的正義嘴砲,所以就連新聞也不太想看,不過以我們的環境來看,就算視而不見還是可以聽到很多相關的資訊;那天聊到的大概有幾個情況:
第一,對於兩岸關係該怎麼處理?
以目前來看,去討論獨立或是統一的議題根本無濟於事,假設台灣真的獨立了,即使中國不聞不問,台灣該如何提昇國力?再假設,如果今天你是總統,你敢在現在提出統一這種議題嗎?台灣的確是民主社會,所以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經濟的問題是國家根本,就算是食人族部落也會去想要怎樣才有飯吃,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每個國家都懂得找方法來使自己進步,而我們卻只是用個報告說跟前幾年差不多,說真的,在大家都進步的情況之下,不進步是否等於退步呢?
所以跟老爸喇賽了很久,他跟我說了一個想法,"不如某人一上台就宣佈向中國採購直升機!",聽到這句話我只想到四個字...反客為主!!!
以地利跟成本來看,台灣向中國採購東西其實百利而無一害,不論是溝通上,教育訓練的說明書的翻譯,技術交換上面等等都相當的方便,而且兩岸距離那麼近,就算維護也方便許多,兩岸直航這個球我們抱太久,為何不將這個球丟給對方讓對方想想該怎麼辦呢?不論這個交易是否能夠成交,我們已經釋出應有的善意;對於台灣,經濟議題應該要大於政黨爭鬥,以整個亞洲來看,香港與新加坡和我們最類似,地方不大,都屬於海島型,在小小的地方要增加更多的收入,開放是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不是,請你跟我說..哪一點更重要?
第二,所有非關經濟議題的事沒有必要再談論,對於國民來說,歷史是很重要,但是將已經結疤的傷口再扒開,不會讓它好得更快,在同一個地方生存,如果抱著仇恨和敵視的心理去面對生活,影響的不是我們而已,甚至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歷史,而現在的我們正在為未來的下一代作個榜樣,就像我們曾經對於我們父母親的觀念有部份無法諒解一樣。
第三,我們又談回第一個論點,如果交易能夠成功,直航跟技術交流的難度應該也不大吧,透過開放的政策,鼓勵國內企業向外發展,歡迎國外對內投資,在觀光業上,宣佈對於所有國家都一視同仁一律採落地簽,藉以提昇台灣貿易跟觀光,有人會嫌錢賺太多嗎???拿點來花花吧..XD,陸委會?裁掉吧,一點用處都沒有,所有法律都比照一般辦理;對內,政府必須對於旅行社嚴加督導,像這幾年常有旅行社惡性倒閉或是拿了錢跑路的,嚴法懲待;台灣監察院現在也沒有了,乾脆廢除變成三院,立法、司法、行政,監察院乾脆作一個類似像香港廉政公署的單位,禁止所有有政黨色彩政治背景的人進入,並且為直屬總統府的獨立機關,這方案以羅馬尼亞的例子來看,抓貪瀆的效率看來還不錯,除非你認為台灣比羅馬尼亞還要糟?
之後跟老爸又聊到了因為台灣縣市過多所以行政區的重新劃分也有其必要性,國內航空業其實可以全部轉國外,不然高鐵也有可能會生蚊子等等。
不論是哪一種方案,我們都只是聊天,放在網路上,大家集思廣義或許真的有辦法找到一條路,並且指引我們的政府做得更好,曾經聽過一句話,一流的學者在教育界,二流的學者在業界,三流的學者在政界,如果您反駁,請您作給我們看看好嗎?
最後只說一句話,我很希望大家看完這篇能留個言,不論評論是好是壞都沒關係,這邊不是立法院,不需要靠打架或嘴砲來證明自己是對的,針對一個目標做出不同的討論,才有它真正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