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算從8m換成FTTB了,先來說一下工程師來會做的事,
首先他們會先到你家附近的配線箱那邊將你的號碼從原本的線路跳線到FTTB的線路群,
然後到你家換個Moden,連上他們自己的線路開通通報就完成手續了;
變快?其實還好,與其說變快不如說變穩定了,拿個比方來說,
以瀏覽網路來看,DNS的反應很重要,你tracert 168.95.1.1,在ADSL的情況下,
你會發現反應時間不一,一下30ms一下可能600ms,以FTTB來看,反應時間平均都在20ms-30ms之間,相對會提昇網頁查詢的速度。
再來看一下下載的速度,以中華電信的網路測速來測試,我下載100mb的檔案,平均為1mb@@!!!沒錯,就是1mb!這點其實可以從FTTB的特性來得知,換成FTTB,也等於moden連出去後,我們的傳輸量不需再跟附近的ADSL用戶分享頻寬,
ADSL會慢會有塞車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這點。
我家這邊的網路架構,主要有兩個分享器,一個router透過moden連到ISP,router下又接了一台無線AP,電腦群全開的話是3台Pc,3台NB,線路更換完之後,
我每台做了測試及調校(為甚麼要調?因為很久沒整理,順便測試一下每台連接網路的速度),
不過還好有測,每台電腦因為系統設定不同,作業系統不同而連線速度有些差異,
以XP SP2來看,未經優化的RWIN值為25000-36000之間,經過優化後為257004,不過MTU調成1492後,RWIN又變更高,為260146,(MTU預設為1500)。
這是Windows的測試,再來測試MacOSX Tiger(我也想要豹子啊..不過我只有iBook...)
不需優化,也不用設定,單純使用無線網路G規,RWIN為358560;
講了那麼多RWIN,RWIN到底是什麼,中文譯名似乎是接收緩衝區。
理論值來說,RWIN=MTU-40x[10到200之間]
一般的數值大概為256960,通常都在這個上下,如果你的數值比這個值低的話,
就需要優化一下。RWIN測試網站
再來網路速度的提昇還要注意一點,不是快就好!!!
所以也不需將RWIN設太大,設太大反而會有反效果,剛剛好才是正道。
以我這邊的架構來看,包括網路設備,我這邊大概有快10台的裝置,
網路不是給"一個人"用的!!如果單台速度過快,而使用者習慣又不好的話,
只會帶給路由器更大的負擔,爾後塞車,封包卡住,IOS當機等(router裡的作業系統);
就算外部網路換成FTTB,你會在家裏的網路環境也換成FTTB嗎@@?換成gigabit就不錯了吧...
然後線材全部換好一點的,雖然現在cat5e也是可以跑gigabit的環境,不過還是換好一點的吧。
弄成cat6也花不到多少錢(不過我自己的都是舊電腦...QQ..不想再花錢買gigabit網卡跟設備了)
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大家一個觀念,FTTB的變快,並不是實體變快了,而是線材的關係讓耗損減低,並且mirror頻寬,讓每個用戶都有單獨的頻寬可用(不過他也只是一條很粗的電纜啦= =)
最後呈現網路速度的部份不單單只是ISP的部份,還有內部網路的規劃,作業系統的調校。
大家來用Apple吧...不用調就很快了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