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2008

Geforce7300..懶鬼敗家 part.2


延續上一篇,把5200換成7300之後的感想跟一些設定,
首先以WOW的顯示來做一下比對,用5200時,遠景顯示最多開三分之一,不然FPS在薩城會掉到不到5張;環境細節是完全不能開,法術細節固定都調為二分之一,
原則上對畫面沒那麼要求的話,材質解析度、地形細節、雜物密度、材質過濾、雜物範圍、天砌強度都可以設為最低,例如外域的贊格沼澤,除非你開啟天氣強度才會影響速度(因為他會下毛毛雨);反光開不開也無所謂,在有水的地方才會影響速度;
至於全螢幕泛光,在5200時開與不開的確會影響FPS,但是在7300上卻沒有什麼影響,
最後我的設定為:
解析度1440x1050(寬螢幕)24位元.24,1倍採樣

遠景顯示 1/2 (剛開始我以為這個是會影響看見敵人的距離,結果不是,只是單純的顯示遠方而已,開到最大只不過就是沒有那種霧化的感覺)

環境細節 1/2 (這個才是會影響看見敵人的距離,但是像在薩城,7300開到最大也是很lag,開一半的話,在銀行附近還有13-30的FPS,就看人數多寡囉!)

材質解析度 開到最低,因為我感覺不出來差異。

地形細節 開到最低,一些小改變啦,開不開我覺得都還好。

雜物密度、材質過濾、雜物範圍、天氣強度 我都設為最低

法術細節 設為一半多一點點,一定要這樣設定喔!這一點點差別很大,看見法術跟看不見的差別。
這樣設定之後,在薩城的FPS就是13-30,雖然不是效果全開,但是玩起來還算蠻順的;
另外,因為我有裝Process Lasso,它是啥呢?
第三方的工作管理員啦,不過多了一些方便的設定,例如我將wow.exe預設開啟的CPU使用優先值設為高,這樣在開wow的cpu處理會稍微好一些。

在上面的圖中應該也可以看到,我的UI記憶體載入量為57.4,最高大概到63吧,還沒有看過更高的。通常LAG的時候都是在切換地圖的時候,因為這時的CPU跟記憶體載入量會比較高,這個跟顯示卡就沒有關係了。

在系統上面,Dock的載入速度不會延遲了;
PS CS的部份雖然載入速度差不多(廢話,記憶體又沒換..冏)但是畫起來的速度跟系統的執行速度有好很多;以六七年前的電腦來說,我覺得這樣的速度已經很好了,
下次再來測試一下3dsmax的render~快不快這種東西..看你用什麼做標準,
一台現在在市面上值不了多少錢的電腦...如果要去跟一台現在三四萬的電腦主機做比較,似乎不太公平,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樣的規格可以再讓我撐了兩三年了,(Ubuntu的效果也能開爽爽啦..)再來..測試一下我的ibook跟PC還在用5200的wow效能...
三個字...差不多...同樣的設定,解析度也調整一樣,PC跟mac的效能竟然差不多..顯卡可是差很多耶...所以...作業系統本身的好壞已經影響了效能,我自認我把我pc的效能調整很好了,比起一般使用者的P4雙核心,做同樣的事我不覺得我的pc會慢到哪裡去,當然不能比極限值啦..

這次換了顯卡之後,微調的時間變得很短,安裝公版驅動之後也安裝了ntune,
將原本的GPU/mem 400/350調成450/430,並且做了穩定性測試,嗯..沒當機,
再來就是看看散熱的部份,因為我的主機板沒設溫度測試,所以只能燒機看看它會不會當囉!
目前使用情況良好,顯卡風扇聲音也蠻小的,

唯一不解的是...我用5200時的螢幕更新頻率預設為60,改為7300時預設卻變成75,
其實是還好啦..可能板子的預設稍微改了一些東西吧,讓螢幕Autosearch的時候抓是抓75。
最後,5200升級成7300之後有沒有很大的差異呢?是不是值得?

以系統來說,如果會用到一些顯示的選項或是安裝vista的話,會有很大的差異,在遊戲裡的差異也會很明顯的改變(指執行效率,跟畫面無關)
而且也算值得,在目前PCIE為主流顯卡的時代,AGP規格的顯卡會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
換張顯卡可以讓我的電腦再撐個幾年當然值得(而且PCIE跟AGP的速度其實沒差多少,主要是因為高規晶片的顯卡目前都做成PCIE而已)

而且...他有附S-video..也就是說我可以用這台PC輸出到電視了...萬一某年某月某日我換了一台電腦,這台電腦再來改成MCE來玩...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