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008

沒有重點中的重點

最近的身體有點差,不過主因我覺得還是在精神上面,記性也越來越不好,剛剛想的事情如果不馬上寫下來可能很快就忘了<那麼快就老了啊..嚇死人..>07年12月整個月我感覺幾乎是空白的,尤其到了月底,聖誕節?跨年?真的沒有任何感覺,甚至不想感染任何愉悅的氣氛。
在這些空白的日子裡,有一種說不上的體會,那些不屬於抽象也不屬於具體的事物浮現在自己的眼前,像是在混沌中找到既定的軌跡一般..
為甚麼這軌跡是這樣的呢?我不知道;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軌跡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它的確存在,知道它會照著原有的軌道移動。
有時,真的很希望離開這個地方,找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重新生活;記得,有些人也這樣想過,那時不懂他們的想法,現在,我知道自己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以前常在想,人生活在這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麼?小時候覺得,是要體驗各種不同的人事物;長大了覺得是為了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建立自己的觀念與原則;工作後覺得只是為了生活;但是重新看一遍,其實...二十幾年來都是為了別人而生活..
小時候,爸媽總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自己就什麼都想嘗試,其實..又學了多少?
長大後覺得要培養自己的人生觀,為了什麼?因為不想對著他們時說不出一個道理。
為了生活?我的生活..究竟什麼是必須的,什麼又是多餘的呢?在獲得物質的同時..為甚麼會覺得精神上失去得更多更多...?
離開這個地方是為了逃避嗎?
似乎是為了找到走自己路的一種方法,不過...即使在待同一個地方也是可以做到的...不是嗎?
每一部戲,都有它的主角,主角的個性不一;這部戲的主角是我,而我的個性又是什麼?該怎麼做..才能讓這場劇演得精彩?
這些話..很久以前我就曾經說過,但是到了今天,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曾經對人說過,人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在變,因為人的貪念,永遠不足;
但是今天我卻有另外一種感受,人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在變,為了變得適合環境,為了找到棲身之處;
人說孟母三遷,以前聽這個故事的時候,雖然強調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但是我總覺得孟子這人會不會太容易受影響?
的確..環境會影響人,但人的個性卻是固定的,這個固定,並不是指一個人溫文就一直是溫文,優柔寡斷就什麼都不懂決定的意思,
而是一種循環和延接,溫柔的人在受到欺負之下,容易變得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擇手段,不同的個性,經過不同的影響和處境會有不同的情緒;這篇文章,我相信有很多人會看不懂,似乎有道理,卻沒有任何邏輯;詭辯,卻又符合時宜,卻沒有重點;
沒有重點,就是我要說的重點,為了給自己一個腦袋稍微停下的理由,或許有一天,當我再度迷惘的時候看到這篇,
會想起此刻的自己,找到沒有重點中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